远渡重洋的取经人
1928年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·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,自此,这位农家之子开创了青霉素时代。
2009年,金志华教授整理行装,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远赴英国剑桥大学,积极吸取世界生物制药科学信息,争取我国抗生素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再添辉煌。
在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当中,有一个人类用肉眼无法企及的世界。在那里,生活着颜色与形状各异的微生物,它们的体积小得以纳米为单位,却有着异常活跃的生命力,并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中,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为人类健康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。
金志华教授,正是这样一位致力于生物制药学研究,长期与微生物打交道,并在抗生素研究领域中,取得优异成果的学者。
寒窗苦读,求学路上孜孜不倦
少年时的金志华,从小在农村长大,当地教学水平落后,但年少的金志华从未放弃过学习,他始终坚持以学业为重,终于在求学之路上,一次次破茧成蝶,越走越远。
在大学期间,金志华的生活几乎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,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中度过。通过持续不断的刻苦学习,他对生物学这个学科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, 在后来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和博士研究生阶段,他分别选择了遗传学和生物化工为自己的研究方向,逐渐成长为生物制药领域的高层次专家。
“我觉得一个好学生,学习始终都是最主要的。学生就是要以学业为重,就像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做好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,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。” 如今的金教授,已整装待发,以高访的身份,暂别故土,去大洋彼岸,继续他孜孜不倦的求学之路。
刻苦钻研,科研路上硕果累累
金志华教授入选为2008年度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,这无疑是对金教授长期以来奋战在科研前线,通过刻苦钻研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的再次肯定。
自 2003年进入宁波理工学院以来,金志华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,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、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、浙江省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1项、宁波市博士基金项目1项以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;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,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各10余篇次;已获授权发明专 利3项;2007年度入选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……
荣誉的背后,金志华教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。每一个科研项目都凝聚了金教授的心血,金教授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有十几个小时,有时甚至深夜仍在工作。
“药 品的开发,对人类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而我们开展科学研究与药品开发,还可以为学生实践创造机会,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科研促进 教学,在我们实验室,科研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日益凸现。” 书本与实践的结合,学校与社会的接轨,金志华教授的科研之路,不仅开拓了自身在制药领域的发展,还融合了学院的发展,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而不断提高 自身竞争力。
桃李芳菲,赠人玫瑰手留余香
在理工的讲台上,金教授以渊博的知识,丰富的讲课内容,带领理工学子走进显微镜下不为人知的世界,揭开了微生物世界神秘的面纱。
他始终不忘自己身为教师的职责。“作为一名理工科的教师,不仅要做到对知识的理解,对科学前沿信息的掌握,还要有一定的科研工作经验,以便理论联系实际,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学生。”
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,金志华教授还积极致力于校企合作,做好从学校到企业的人才输送工作。
“学 校积极地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、产品与人才支持,服务于地方经济,还为学生打开了一道提升实践能力的大门。一方面,校方请企业的高 层次技术人才走进来,使同学们学到的知识切合生产实际,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以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;另一方面,学生参与到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中去,培养自 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,提高自身竞争力。”
针对年轻教师科研工作起步难,经验缺乏的问题,作为学科带头人,金志华教授不仅经常指导和帮助年轻教师,还积极组织年轻教师加入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,组建学术团队,提高科研竞争力,带领年轻教师共同发展。
远渡重洋,远赴海外为取经
1928年9月15日, 生于苏格兰的亚历山大·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。自此,这位农家之子开创了抗生素时代。
80多年来,抗生素的使用不仅挽救了无数被病魔纠缠的人们,而且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、工业等生产领域之中,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2009年春, 同样出身贫寒的农家之子金志华教授,整理行囊,远渡重洋,准备踏上弗莱明的故土——英国,开始他在剑桥大学的生物制药学习之旅。“我想走出去看看,一方面学习国际先进技术,开阔思路,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。”
金志华教授一直坚持科研要有新思路,只有不断创新思维,才能更多更好地研发出新的产品,为人类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。“科研工作是枯燥的,但通过不断创新取得成果的 过程也有无穷的乐趣。培养创新思维,不断地开拓新思路,拥有新的idea,无论对科研还是教学来说,都是不可或缺的。”
远渡重洋的取经人金志华教授,满怀着对科学研究更上一层楼的不断进取之情,远赴他乡,继续他的科研取经之路。